理財百科

穩定幣會否取代銀行?銀行又如何應戰?

2025-07-03

香港《穩定幣條例》將於今年8月1日生效。隨住穩定幣愈來愈受關注,市場出現一個問題:穩定幣會否成為傳統銀行的「致命威脅」?而銀行,又會如何應對這場金融革命?

為什麼穩定幣威脅銀行?

穩定幣係與美元、歐元等法定貨幣1:1掛鈎嘅數字代幣,如泰達幣(USDT)、USDC等。過去幾年,穩定幣愈來愈多用作:

跨境支付 → 比傳統匯款更快更平

資金儲值 → 減低貨幣波動風險

交易結算 → 在加密市場或代幣化資產作「穩定單位」

若功能愈趨普及,銀行恐受衝擊:

存款業務

資金轉放穩定幣,銀行失去存款來源,影響放貸及利息收入。

匯款及跨境支付

傳統跨境轉賬慢又貴;穩定幣可秒轉,手續費僅幾美分。銀行若無法追上,難免失客。

資本市場角色

若證券交易改用穩定幣結算,銀行可能失去結算、清算、保管角色。

銀行會否被淘汰?

雖有威脅,但說穩定幣能「淘汰」銀行仍言之過早,原因包括:

信任優勢

銀行具多年監管信譽及法律保障,而穩定幣透明度仍受質疑。

監管環境

穩定幣發行門檻提高,銀行本身已有完善監管框架。

銀行如何應戰?

銀行唔係坐以待斃,已積極:

探索自家穩定幣

如摩根大通推出 JPM Coin,用於內部清算或大客戶交易。

成為穩定幣保管人

為機構或高淨值客戶提供加密資產託管服務。

協助發展 CBDC

各國央行研發數字貨幣,銀行可成為發行及流通節點。

穩定幣的確對銀行構成挑戰,特別係跨境支付及結算領域。但短期內,銀行仍掌握信任、監管及資金池優勢。未來或並非「取代」,而係共存甚至互補。

對投資者而言,呢場變局不只是科技競賽,更可能改寫金融格局。穩定幣概念股與金融股之間點分配,將成新課題。



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